具有濃厚日本和風禪意的東和禪寺鐘樓

東和禪寺原稱「曹洞宗大本山別院」,1908年由日僧初建,1916年附設佛教學校,1935年改名「私立台北中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再改為「泰北中學」。東和禪寺的鐘樓,主要興建於1930年,外貌狀似日本城門。興建時位於東和禪寺大殿前,其功能為該寺的迎接殿。後來興建「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時,原計劃拆除該鐘樓,但是在文化人士的極力爭取下,該鐘樓最後獲得保存,並成為市定古蹟。如今成為東和禪寺的南面入口。

文章標籤

J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古式江南庭園的代表建築-板橋林家花園(林本源園邸)

清朝乾隆43年(西元1778年),林應寅自中國福建漳州龍溪來台至淡水廳新莊(今臺北新莊),設帳授徒,從事教職。次子林平侯於16歲時(乾隆47年)渡台尋訪父親,並受雇於米商鄭谷之家。但林平侯極有經商智慧,鄭谷慨然借予資金幫助他創業,當年臺北淡水河航運暢行,稻米運銷為貿易大宗,林平侯以運米為業,又逢林爽文事變,稻米價格高漲,林平侯在運米業上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利潤。後來林平侯與竹塹林紹賢共同經辦臺灣鹽務,更因此累積了不少財富。此後林平侯多次協助官府平定民亂,並籲請朝廷興建淡水城。道光27年(西元1847年),林家為了收佃租方便,在枋橋(即今板橋)建弼益館,此為林家在板橋地區構屋的開始。

文章標籤

J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清英國領事官邸  

英國在台灣所建造的最後一座領事官邸-前清英國領事官邸

文章標籤

J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舊台北南飛行場(青年公園)  

台北松山飛行場和台北南飛行場的歷史沿革

文章標籤

J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期所興建的台北刑務所(台北監獄)圍牆遺跡

1895年,台灣在日清簽訂的馬關條約下正式邁入日治時期。當時由日本人所組織的台灣總督府為了維持社會治安與鎮壓全台蜂起雲擁的武裝抗日運動,研擬在台興建臨時性的監獄。在台灣北部方面,台灣總督府特地將位於台北城內的清朝參府衙門略加以修改,成為台灣第一座西方式監獄。正式名稱就稱為台灣總督府台北刑務所。1910年代左右,以台灣總督府主導的維護治安與鎮壓武裝抗日行動日漸興盛,此時被捕的台籍犯人的人數也開始增多,因此台灣總督府特別利用當時拆除清朝台北五個古城門(東門、西門、南門、小南門和北門)的城牆所遗留下來的石材,興建新的台北刑務所,而此刑務所即為戰後的台北監獄。台北刑務所於日治時期為台灣總督府對死刑犯的絞刑及行刑所在地,著名的抗日人士羅福星烈士即是在此地被日本人絞殺成仁。

文章標籤

J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期的台灣三大林場:太平山林場、阿里山林場、八仙山林場

1872年日本尚未佔領台灣時,樺山資紀(後來的第一任台灣總督)就曾主張派遣「台灣蕃地探險隊」,確認台灣的各項資源豐富程度。當時日本正值明治維新後,台灣的多項稀有資源正好符合日本工業化的需要,因此對台灣極感興趣,未及甲午戰爭,就曾以「教化蕃人」為名侵台,藉口保護籓屬國,發動了知名的「牡丹社事件」,這也是日本明治維新後的第一次對外軍事動員。

J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期「草山水道系統」工程的一部份-天母古道親山步道(天母水管路)

1895年(清朝光緒21年),在日清雙方簽署的馬關條約下,台灣被清廷割讓給日本帝國後,當時為了反抗日本人的統治,臺灣有部分抗日義軍在簡大獅的率領下退守臺北大屯山區及金山一帶與日軍周旋,因為地形上有利於反抗軍藏匿,游擊部隊神出鬼没,帶給日本人很大的威脅,當時為消滅臺灣民間的日本反抗勢力,日方一面誘之以利,一面積極開闢草山附近的道路,以加強其軍事統治。日本人治台以後,更加積極的開闢草山道路並改善草山的對外交通,草山因為溫泉品質好、風景佳,於是被臺灣總督府積極開發,陸續修築士林到金山、北投到草山,及北投紗帽山等多條道路,後又改修圓山到士林的車行公路,並延長此公路到竹子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日本殖民政府對於台北草山的開發工作才暫告一段落。

文章標籤

J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日治時期原住民最大規模的武裝抗日行動-霧社事件

大清帝國在日清甲午戰爭以後將台灣正式割讓給日本帝國的決定,在當時的台灣住民中引起了軒然大波。1895年5月25日,台灣官民眼看大清帝國的大勢已去,於是自行宣佈成立台灣民主國,並推舉巡撫唐景崧為台灣民主國總統並向當時的各國通告建國的主要宗旨。未料,日本軍隊在同年的5月29日於台灣北部基隆背後的澳底登陸,6月3日日軍攻陷基隆。於是台灣民主國政府的領袖,包括唐景崧和丘逢甲在內,先後都倉皇內渡逃亡至中國大陸。6月11日,辜顯榮代表台灣北部艋舺士紳親自迎接日本軍隊進入台北城。同年的6月下旬,先前擁護唐景崧和丘逢甲的餘眾又在台南擁立大將軍劉永福為台灣民主國第二任總統,台灣民主國雖和當時的日本軍隊發生許多規模不小的戰役。但是到了同年的10月下旬,劉永福竟然也選擇棄守台灣並內渡到中國大陸避難,日本軍隊於是順利的佔領台南,這個存活僅僅184天的台灣民主國的短命政權,至此在台灣歷史中劃下了句點。

文章標籤

J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初期台灣最早的小學之一- 艋舺公學校(老松國小)

臺灣的現代化教育萌芽於日治時期(1895~1945年),當時在日本殖民政府雙軌制教育政策下,衍生出日人專屬「小學校」與臺灣人專屬「公學校」的個別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由「小學校」及「公學校」改制而成的「國民學校」即為國民政府所接收,並多數沿續作為學校校舍使用。

文章標籤

J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從大日本臺灣病院到台大醫院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中日雙方簽署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澎湖給日本政府,日本海軍大將樺山資紀出任第一任台灣總督。

文章標籤

J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